正文
一為心山添新態 十分畫意見淳煊——李水泳的山水畫述評
文/付京生
李水泳的繪畫作品,在深知筆墨要妙前提下,非常重視毛筆、宣紙、水墨這一與中國文化語境中的人的心性極為契合或曰貼切的工具材料所可能表達、顯現、標出的那種視覺效果予與欣賞者的從“感性直覺”到“心靈解覺”的雖可意會、但卻難言表的特殊美感;這就使得傳統中國畫畫家所一貫崇尚的“目擊道存”這一理念,因之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實有性”保障。
作為優秀畫家,李水泳首先是位極好的書法家。從其書法可以看出,他寫“橫”,能逆勢回鋒豎下筆,寫“豎”則能逆勢回鋒橫下筆,行筆則又能“全身力到”,提按頓挫有節有度,令點畫走筆“中實”之時不掩字畫虛實生發,盡顯屋漏、折釵、畫沙之態;其次,便是在如是書法意識與能力觀照下,水泳先生作畫時,能一方面將畫作中的筆墨畫得骨峻、肉豐、筋健、血活,使具象的造型之中內蘊有情有味的抽象美感。
李水泳的畫作,有血脈貫通、元氣淋漓、神完氣足之美,這得益于他的書法功底和書法意識已經成為一種自覺的下意識能力,但它(這種下意識能力)之所以能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浸透在他的深知筆墨要妙的整個創作行為過程中,使之成為一種持久的審美自覺,本質上還是他多年的文化、技法的定慧雙向修為使之成為一位立足使自己成為“日用不知”的“為文化所化之人”所使然。
所以,看李水泳的畫,因他能畫得灑脫自由絕無拘執,故我們也會看得淋漓酣暢——這無疑是他每次作畫,一方面,既尊重自然實有之造化,能為心山添新態。另一方面,則是他同時也能在“日用不知”狀態充沛彰顯自己那“被文化所化”的心源,故其畫作因飽具深邃文化意味,并顯現其特有的精神淳煊之美,而給予我們持久的審美享受。
董仲舒說:“天之道,終而復始”。李水泳的書法、繪畫作品之所以能持久地令人每一展卷都能不由自主地感動和激動,是他不斷回到原點,在實有的自然山水中尋找第一手資源,在文化的傳統精神中尋找第一手資源,在生命沖動的創作狀態尋找第一手資源,然后,在“為文化所化”狀態,立足“贊天地之化育”、“以化育人文”,在“以心為造、心起丘壑”之時,將此三者在時空合于一體的藝術語境生成嶄新生命而使然——這個被生成的嶄新的生命,開始時,是讓時間率領著空間,遙望著一個被稱為“道”的目標,在節奏化、音樂化了的“時空合一體”的文化空間,通過“以觀空者觀時”,而瀠洄委曲,綢繆往復地前行,因而,這就最終成就了李水泳總是能令人感到有灼熱生命在燃燒的繪畫——對他那有高尚生命、有圣潔靈魂的作品,我們應作如是觀。 2014年1月5日于北京東華門
李水泳
1968年生人,199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師從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民先生,獲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2007年結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工作室。現任濟南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副教授,中國水墨畫學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協山水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書畫交流協會理事。
李水泳山水新作精品展
展期:4月22日—5月5日
開幕式時間:4月22日15:30
展覽地點:CCPARK大墨書畫院藝術展示空間
地址:千佛山路1號商場二樓
陽春三月 30×30cm
一泓碧水 30×30cm
春山碧樹 46×68cm
山色春湖 46×68cm
貫休詩 30×30cm
云起春山 30×30cm
編輯:soul
責任編輯:崔翠 許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