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者的面孔——黨震繪畫作品展”在山東畫院盛大開幕
丹青傳文脈,隱者喻古今。2025年3月23日上午10點30分,由中國國家畫院、山東畫院、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主辦,崔振寬美術館、水墨記承辦的“隱者的面孔——黨震繪畫作品展”在山東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黨震近期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展現了他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語言的深刻理解和創新融合,也是他通過書寫復性線索的多重結構性語言路徑構建烏托邦歷史寓言與山水隱喻的跨語境表達。
開幕式現場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喻劍南,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長徐漣,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蕾,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濟南市文聯主席張望,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原主任、美術館原館長、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何加林,中國國家畫院院辦主任董雷、創研處處長袁學君、理論所所長陳明、交流合作部主任張楠,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宜,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原院長劉罡,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劉芳,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明波,山東畫院書記、副院長樊磊,濟南美術館館長徐琳、副館長張輝,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文森,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原副院長王珂,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徐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原副院長韓菊生,山東藝術學院教授梁文博、岳海波、李濟民,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李兆虬,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孫肖嘉,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杜小同、秦修平,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楊斌,清華美術學院教授宿志鵬,北京印刷學院教授孫浩,徐州書畫院院長趙方方,中國工筆畫學會執行秘書長王牧羽,著名理論家、策展人陳子游,咸陽畫院專職畫家姜楓,首都師范大學博士后張彪,濟南市歷城區文聯主席王忠、副主席吳春玉,山東畫院專職書畫家李玉旺、李恩成、劉揚、孫春龍、孫棋、耿晏、翟圣亮、張肖萍、李曉輝、李昂、王梅艷、王升旭、孫蔚然;著名藝術家李靜、方輝、曹新剛、趙少儼、徐光聚、劉琦、梁振忠、王鵬、云門張凝、張海平、宋忠山、姚朋魁、劉明、甘超存、王沖、毛延麗、李瑩、李學松、賈洋洋、丁奕翔等;以及書畫界、新聞媒體界及社會各界朋友。
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朝暉主持開幕式。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喻劍南,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長徐漣,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蕾共同觸摸大屏為展覽啟幕。
劉萬鳴院長、喻劍南廳長、徐漣副院長、孫蕾副廳長共同為展覽啟幕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望,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原館長何加林先后致辭。展覽藝術家黨震致答謝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致辭
劉萬鳴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黨震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專職畫家始終扎根傳統、勇于創新,在水墨語言革新上成果斐然,其作品既保留了中國畫的精神內核,又展現出鮮明的當代審美特質。此次展覽是黨震近期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體現了他在藝術創作中的勇氣與智慧,彰顯了他對傳統繼承與未來開拓的期許。黨震從齊魯大地汲取靈感,此次回故鄉辦展,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匯報,更是對家鄉的致敬。展覽將為中國畫的現代轉型提供示范,為山東父老鄉親帶來藝術滋養。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中國女畫家協會主席徐漣致辭
徐漣從美術理論家的角度闡釋了黨震繪畫作品背后蘊含的深層藝術邏輯與文化內涵,她關注此次展覽創作背后的情感和生命探索,以及作品在藝術表達上超越傳統界限的自由度。黨震四十多次往返陜北、全方位體會和捕捉終南山并將之進行精神性的描繪,由此做出突破邊界和條框的自由表達。藝術是表達人性、尋求情感共識的方式,能穿越國界和時間,她鼓勵大家深入藝術家內心,尋找情感共通之處,并對未來保持堅定信念。最后,她祝愿大家享受春光、生命和藝術,并感謝山東畫院為展覽所做的努力。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濟南市文聯主席張望致辭
張望對山東畫院的新面貌和此次展覽取得的學術成就表示祝賀,他強調黨震作品蘊含的震顫與絢爛,這種"震顫"來自于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感悟,而"絢爛"則體現在不拘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中,黨震結合靈動的書法用筆、大膽的色彩運用以及發自內心的情緒化表達,構建出充滿生命律動的畫面。黨震作為從山東走向全國的藝術家,他的創作始終保持著"感受型藝術"的特質,其作品通過對自然、人文的敏銳感知,實現了藝術語言的持續突破。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原主任、美術館原館長、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何加林致辭
何加林對黨震的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黨震作品展現出鮮明的當代藝術特質:其創作打破傳統程式化表達,通過色彩與筆墨的自由組合傳遞生命震顫,既有對自然物象的敏銳捕捉,更蘊含超越物理形態的詩性哲思。何加林強調,黨震藝術中的"叛逆精神"并非否定傳統,而是以創造性思維重構繪畫語言,其作品中呈現的色彩韻律與筆觸節奏,實則延續了中國書法的寫意傳統。作為兼具北方豪邁氣質與南方細膩感知的藝術家,黨震通過《隱者的面孔》系列創作,為當代水墨探索提供了極具啟示性的樣本。
中國國家畫院專職畫家、參展藝術家黨震致答謝辭
黨震在答謝辭中首先向到場的各位領導、同仁及親友致以誠摯謝意。他表示此次展覽既是對故鄉養育之恩的回饋,也是近期作品的階段性匯報。本次畫展的大部分作品創作于終南山,期間以潛意識驅動完成多幅巨制,將生命記憶與繪畫語言深度融合,形成獨特的藝術表達。他特別強調創作過程中"手不停筆、直覺涌現"的狀態,認為這是對藝術語言張力與靈魂契合的突破性探索,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繼續體驗藝術給自己帶來的啟發與最好的人生體驗。
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朝暉主持開幕式
隨后舉行了作品捐贈儀式,黨震向山東畫院捐贈作品《錦秋》,山東畫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樊磊代表山東畫院接受捐贈并為黨震頒發收藏證書。
作品捐贈及證書頒發儀式
從冬天到春天,黨震的“隱者的面孔”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心靈的旅程。黨震用畫筆探索歷史與山水的深處,用色彩和線條講述隱士的故事。山東畫院作為藝術創作與研究的重要陣地,始終堅守文化使命,積極發揮畫院職能作用,為藝術家們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推動藝術創作的繁榮與發展。此次展覽不僅是黨震個人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山東畫院在文化傳承與創新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成果。我們期待,這樣的藝術盛會能夠持續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的藝術智慧與力量。
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展覽將持續至4月22日,歡迎社會各界朋友蒞臨參觀。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并合影留念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