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吳澤浩《孔子禮贊》專訪 2019.11.15
韓非子曰:仲尼,天下圣人也。在鐵塔軒望岳閣畫室,溫煦的陽光耀映著致敬圣人、致敬儒家、致敬傳統的《孔子禮贊》系列組畫,這些作品隱隱閃現著多彩斑斕的光芒。
這是著名畫家吳澤浩先生近期創作的《孔子禮贊》80余幅精品力作。吳先生在歷經60多年的文化錘煉和藝術探索后,感懷于孔圣人“偉大”而又“平凡”之人生經歷、濟世度人、桃李春風,深為震撼,數度在精神拜謁、心靈際會于孔子,2018年觸發了此番組畫的繪制沖動,歷經一年創作完成。
細細品讀此系列精品力作,便如同徐徐推開時空穿越的門扉——2570年前發端的那輝煌歷史節點仿佛就在觀者眼前:夫子洞中、圣人降生;少年孤貧、發憤自強;求學問禮、創立儒學;杏壇設教、傳承六藝;出仕行道、施展才學;周游列國、傳道天下;歸魯終老、刪述六經……一幕幕、一回回,完整經典再現。為了讓讀者、觀眾們深入了解吳澤浩先生的創作心路歷程,山東廣電全媒體電視美術館團隊對吳澤浩先生進行了拍攝、專訪。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孔子180×97cm
電視美術館:吳先生,在諸多的創作題材中您為何選擇孔子作為繪畫主題?
吳澤浩:孔子誕生于山東尼山,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集春秋戰國以前文化之大成,他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序《易》傳,并且總結和保存了他以前時代的重要史實和典章制度。他創立的儒家學說思想影響深遠,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改革開放后,我國融入了國外的先進思想,同時,孔子的思想在世界各個領域得到傳播,孔子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因此,這次將圍繞孔子作為系列性的創作,“孔子禮贊”,禮贊孔子——禮,是孔子從幼年到老年始終堅持的六藝之首;禮贊,是心懷敬重欽佩之情的贊美贊賞。
一盞明燈著春秋180×97cm
電視美術館:孔子雖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但是大家所知道的孔子未必是真的孔子。您畫的孔子,為什么是生活化的,讓人感到是“布衣孔子”,而不是圣跡圖式的?
吳澤浩:2000多年以來,我們的各個朝代都尊孔,統治者主要以孔子思想來統治和規范人民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到了宋代,大家把孔夫子擺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除了圣人之外,他被大家奉為神。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一直把孔夫子當作神來看,讓很多老百姓對他的思想有些難于理解。現在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倡導孔夫子文化,其目的還是要將孔子思想和文化做到真正利國為民,為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因此我就考慮,孔子是一位可以接近的人,他這一生非常豐富多彩,并且他是一個很全面的人。我們對孔夫子可能還不太了解,認為他就是一個文弱書生,其實孔子文武兼備,騎射、算術都很在行,我覺得他是一可親可敬又可以親近的人物。這次展覽主要還是講孔子的故事,把他的生平講給大家,讓更多的人知道。
落日輝煌180×97cm
電視美術館:我們現在該如何看待孔子?
吳澤浩:孔子之所以被稱為孔圣人,能夠在思想上被大家所尊崇、認同,言論體系從哲學、文化領域被人們吸收采納,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他從小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一生卻非常坎坷。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不在了,他是被母親撫養長大的。在平凡的生長環境中,學會了很多技能,加之所涉獵面較廣,他追求周禮,并把國家強盛和讓人民安樂作為終極目標,因此,孔子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鮮活生動的人物。
我們來看看他的學生,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賢人,他們師生之間關系非常融洽。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能夠有教無類,不以階級出身來待人,同時,他又能夠因材施教,挖掘學生們的潛質,啟發眾人的智慧,他在教育方面做的很成功。所以,我希望通過我的筆,通過我的人物形象塑造,讓孔子多方面、更加立體地被大家所了解。
在他從政期間也很成功,做了不少好的事情。在著書立作方面有大家所熟知的《論語》,當然《論語》是他講給學生之后記錄下來的,除此之外,他還研究了周易等很多著作。像這樣的人,我們就要把他真實還原。有一部影視作品《布衣孔子》,布衣就是平民,將孔子從尼山夫子洞出生到被世人尊放在大成殿中的整個人生歷程,這個過程盡量避開圣跡圖,因為圣跡圖是歷朝歷代主流社會所推崇的,孔子的事跡都是一件件被可圈可點地圍繞帝王的尊嚴來畫的。
這些畫作的確可以起到教育作用,但在當今社會,我們所看到的孔子并不可親。所以,我想通過我塑造的和其他藝術家都在創作的關于孔子的作品,讓大家去深入了解一個全面的孔夫子形象。
杏壇授徒180×97cm
電視美術館:您認為我們當代應當如何去學習孔子?
吳澤浩:孔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政府部門圍繞“一山一水一圣人”對孔夫子做了大量的宣傳,也制定了很多規劃。首先,我們要盡量配合國家的規劃方向去做。最近曲阜建立了孔子博物院,將近年來關于三孔的一些很重要的文物都放在里面,經常安排各種展覽。為了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全國各地的畫家都踴躍獻作,我也創作了一些作品。其次,要和各領域的朋友繼續共同繼續探討研究。讀通讀懂孔子這本“大書”,一個人一輩子是做不完的,同時,對孔夫子的形象很多人是說不清楚的,書上大多強調的是孔子的圣人形象,給人以高大的感覺。
那么,關于他的形象我們怎么去處理是一個問題。有的完全把孔子作為圣跡圖類型的圣人,所畫的孔子是非常威嚴的樣子,強調了他在傳說中的形象。而我盡量把孔子還原成中國人的本色,以深入淺出的筆法,盡量“文白對照”、雅俗共賞——讓普通大眾能讀懂、愛看,起到還原歷史真實、教科書輔助教材的啟蒙和參考作用。孔子從小就練武,臂膀有力,且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同時,他這一生奔波,走到哪里都有種風塵仆仆的感覺,在我看來他絕不是一個威嚴斯文的老頭,是一個可親可敬的好老頭。
杏壇霞光180×97cm
他被委以重任的時候,卻是威嚴的,能夠擔當大任主持政務的這么一個形象。當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完全是天真的一面。比如說當得知郊外有一個麒麟死了,他過去一看,感覺麒麟之死預示著自己的生命也行之將盡,那種悲傷也是他的一面。除此之外,在他身上有很多的趣聞,展示了他多面的形象。
因此,我認為孔夫子是有很多面的,從孔子一生的角度講,由幼年成長到老年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由此講到我的這次關于孔子的展覽,還在不斷整理相關的內容,隨著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把孔子精神在美術領域的具體體現——走美術道路本來就坎坷,需要用一輩子的努力,活到老學到老,不浮躁,不功利,遠離名利,靜下心多讀書,多寫生,多感悟,并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出自己崇高的情感,把中國這些傳統的東西堅守下來。所以,這次希望可以把孔夫子塑造得更生動、更有趣、更可信,讓更多的人去熱愛他。
孔子名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8×68cm
電視美術館:謝謝吳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講的太精彩了,讓我們感到《孔子禮贊》是一部大書,充滿人性情感智慧,也不乏詼諧輕松的場景,您以生動形象的筆墨,深入淺出的語言講述孔子偉大的業跡,畫出孔子這位可敬可愛的人,聽說畫展即將舉辦,這次展覽地點等信息請您給我們的讀者和觀眾介紹一下。
孔子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68×68cm
吳澤浩:請大家關注2019年11月23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舉辦的《孔子禮贊》畫展,80余件作品呈現給廣大觀眾,同時舉辦有特色的藝術研討會,專家學者畫家媒體共同研究孔子,一起講講孔子的故事。12月初,移師省文聯山東文藝創作院美術館,全部作品繼續展出,讓更多人關注孔子、關注吳澤浩、關注丹青翰墨!”
吳 澤 浩
號鐵塔軒主,全國人大代表,早年畢業于汕頭藝術學校美術科、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師承劉昌潮、關山月、黎雄才,是海派、嶺南派傳人,擅長人物、山水、墨竹,是著名的中國畫家。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畫展。出版有《臺灣同胞詩意畫集》、《吳澤浩中國畫作品集》、《吳澤浩選集》。先后在北京、山東、廣東、杭州、及日、美、新加坡、香港、臺灣、舉辦個人畫展和講學。代表作品有《長征路上》組畫、《長征長卷》、 《絲綢之路》、《蒲松齡》、《秋色朦朧似夢魂》等。
從夫子洞到大成殿
744×129cm
(請橫屏欣賞)
編輯:soul
責任編輯:崔翠 許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