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東四部門聯合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
為嚴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風險隱患,堵塞監管漏洞,嚴打違法犯罪行為,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畜牧局日前聯合下發通知,啟動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強化從生產源頭到上市銷售的全鏈條監管,確保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銜接”,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
通知提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在已有農資打假工作基礎上,緊盯薄弱環節,實行鄉鎮監管隊伍常態化巡查。一經發現線索,執法隊伍及時跟進、嚴肅查處、一查到底,保障農業投入品供給質量。完善科學選藥、合理用藥制度,指導種植養殖者科學選藥用藥,依法合規生產,嚴格落實安全間隔期、休藥期制度,落實生產記錄制度,保障農業生產用藥安全。
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張剛介紹,要以鄉鎮為單位梳理當地農牧漁優勢主導產業,調查統計產品集中上市時間和交易區域,建立重點時段監管名錄。對違法使用禁限用農(獸)藥的,嚴格執法,嚴厲打擊,確保優勢主產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銷售環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對集中交易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市場開辦者嚴格履行對入場銷售者的管理義務,查驗、留存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或者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對沒有以上相關證明文件的食用農產品要進行抽樣檢驗或快速檢測。同時,要加大對食用農產品銷售者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記錄要求,不采購、貯存、銷售無溯源憑證、來源不明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重點檢查生豬產品兩證一報告、其他畜禽肉檢疫合格證明、進口產品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