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東中小微企業吸納1人并開展以工代訓最高補貼3000元
在《關于抓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中,山東首次提出“實施以工代訓補貼”。據了解,這是一項應對疫情對就業影響,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的一項重大創新性政策舉措,將進一步釋放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潛力,為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保住崗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中小微企業是就業的主渠道,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夏魯青介紹,政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支持企業擴崗。對中小微企業新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根據吸納人數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也就是說,吸納1人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最高補貼企業3000元。目的是鼓勵企業更多吸納就業,為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等就業重點群體提供就業崗位。二是支持企業穩崗。企業在,崗位就在。保就業,關鍵是保企業。在已經出臺的社保費減免、穩崗返還政策基礎上,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的,再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單個企業最高補貼10萬元,用于開展以工代訓、發放職工生活補助,幫助企業穩崗位、保職工生活。應該說,以工代訓補貼政策,無論是補貼范圍,還是補貼標準,支持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據了解,政策出臺后已引發企業廣泛關注。夏魯青表示,為確保政策盡快落地、直達企業,下一步將采取4項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資金保障。全省計劃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安排30億元左右,保障政策落實。考慮各地情況不一,省里將安排6億元左右專項資金,對資金支撐能力較弱的市給予適當補助。推行全程網辦。暢通網上申領渠道,符合條件的企業只需登錄山東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辦事大廳“以工代訓”模塊,注冊企業信息、提交相關材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公示后,將補貼資金支付到企業的基本賬戶。
(記者 付玉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