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家鐵路貨運中心與濟南南站共同發運 濟南歐亞班列開行進入“雙核時代”
18日下午,濟南董家鐵路貨運中心首次開行歐亞班列,滿載著中國重汽集團生產的零配件,發往烏茲別克斯坦,標志著濟南歐亞班列開行由過去的濟南南站“單核時代”,正式邁入濟南南站、董家站共同發運的“雙核時代”。
濟南歐亞班列自2017年開行以來,主要從濟南南站附近的國儲三三四處鐵路場站集貨開行。2018年,山東高速統籌運營全省歐亞班列以來,濟南歐亞班列開行跑出了“加速度”。濟南市口岸物流辦的數據顯示,2019年,濟南開行歐亞班列158列,是2018年的4倍;今年一季度開行83列,又同比增長118.4%。
今年4月份,國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濟南歐亞班列依舊快速發展。今年前四個月開行140列(其中去程70列,回程70列),比去年同期增長133.3%,遠高于全國24%和全省44.2%的增幅,班列開行數量全省第一,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30%,在全省班列中的優勢地位更加凸顯。
然而,白馬山附近的國儲三三四處鐵路場站,面積只有7000多平方米,功能單一,已經無法滿足歐亞班列快速發展需求。于是濟南市提前布局,今年3月份,董家鐵路貨運中心投用,周邊還有4500畝的物流園和便捷的交通,足以支撐開行數量的快速躍升。
今年,濟南歐亞班列制定了這樣的目標:全年開行220列,力爭突破300列,進一步確立濟南在山東全省的歐亞班列集結中心地位,打造全國重要貨運集散地。濟南提出這樣的目標是有底氣的,其正在加快建設“四港合一”的國際內陸港,完善相關海關監管場站等功能,助力濟南構建全方位開放大通道、大平臺,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集聚高地,同世界各地開放連通。
目前,濟南國際內陸港正加快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國際陸港大廈正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主樓已超過正負零;內陸港配套路網建設進度過半,預計6月底春暉路、溫梁路主車道建成通車;高端物流商務集聚區引進的齊魯國際冷鏈、水發智慧物流等項目已進場開展工作;濟南機場北指廊工程已進入樓內施工及設備管線安裝階段,年內建成。
貨運航線方面,在前期擁有濟南-比利時列日、濟南-日本大阪的基礎上,今年4月23日,又通過疫情期間國家大力支持的“客改貨”,開通濟南-莫斯科航線;5月10日,中國濟南-以色列-意大利“客改貨”國際航線開通,每天執飛兩班,一周14班。
水運方面,濟南還將加快推進小清河復航工程,高標準建設濟南港,積極推動與天津港、青島港、煙臺港以及渤海灣港合作。目前,工程已經全面開工建設,正在進行航道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