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濟南八成工程機械有了環保“身份證”
在日前泉城環保世紀行活動組織的采訪中,記者獲悉,濟南市2萬余臺非道路移動機械(主要是工程機械)中,已有16040臺申領環保號碼,占比達八成。
資料顯示,工程機械單車排放因子非常高,一臺高排放挖掘機的污染排放量相當于50多輛國Ⅴ排放標準的小汽車,而顆粒物排放量相當于60多輛國Ⅳ卡車。據估算,濟南市約有各類工程機械2萬余臺,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不足30%,70%左右屬高排放機械。
2019年7月29日,濟南市以市大氣辦名義印發《濟南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編碼登記實施方案》,在省內率先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編碼登記及遠程定位裝置安裝工作。2019年12月11日,經省人大批準,濟南市公布了《濟南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稐l例》著重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環節監管,在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機械使用、重點企業新能源機械應用、冒黑煙機械查處等方面實現立法新突破,成為省內首個實現非道路移動機械環境監管立法的市。
2019年12月19日,濟南市政府發布《關于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高排放禁用區和低排放控制區的通告》,明確規定自2020年2月1日起,高排放禁用區范圍內禁止使用達不到國Ⅱ標準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自2020年7月1日起,低排放控制區(黑虎泉西路以北、黑虎泉北路以西、明湖北路以南、趵突泉北路以東)范圍內禁止使用達不到國Ⅲ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截至目前,全市共對7426臺工程機械實現了位置及使用狀態的實時監控,基本掌握了這些機械“有多少”“在哪里”“用沒用”等情況,方便全市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執法手機APP精準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去年秋冬季期間,全市共監督檢查各類非道路移動機械8635臺次,其中,監督檢查高排放禁用區內機械1134臺次,對未編碼登記、冒黑煙、違規使用高排放機械的,責令其停用或撤場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