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舉辦國際高端峰會54場 濟南交出2019城市國際化"答卷"
2019年12月3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濟南城市國際化發展報告(2019)》編輯出版暨濟南城市國際化進展與趨勢新聞發布會,全面梳理和總結濟南城市國際化的進展與成就,對未來城市國際化的趨勢與發展思路作出分析和研究。
翻開這本“藍皮書”,一個個濟南城市國際化發展的亮點歷歷在目。2019年,濟南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城市國際化“年度答卷”。
在東西互聯格局中彰顯“濟南擔當”
2019年9月24日上午,伴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滿載匈塞鐵路建設物資的“齊魯號”中歐班列從濟南國儲鐵路場站發車,駛向歐洲施工現場。這是濟南中歐班列首發鐵路物資到歐洲。
運輸時間只有海運的1/3,運輸價格只有空運的1/5,中歐班列國際物流服務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凸顯。選擇從濟南發專列,是因為這批物資主要產自山東,在濟南集結發車最方便,這也展現了濟南致力建設全國重要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先天優勢。
歷史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如今,加強國際合作、實現新的發展,是沿線國家的共同期盼。在此背景下,濟南不斷搭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橋梁。
2019年12月17日至18日,深化絲路合作——濟南2019南亞、東南亞經貿洽談會在濟南召開。濟南經貿洽談會把濟南優質產品、制造、裝備、技術、項目等輸出到南亞、東南亞等地區,為濟南企業開拓新市場、新機遇,同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去新發展、新技術,濟南“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再添新平臺。
共建“一帶一路”,開辟經濟增長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新平臺,濟南正努力擔當作為。
在友城交往中凸顯“濟南胸懷”
2019年,“濟南國際朋友圈”成為高頻熱詞。在2019年10月16日舉行的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上,來自33個國家113個代表團的886名代表相聚泉城,與濟南共話國際交流與合作。至此,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增至78個,濟南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構筑國際會議目的地,把濟南建設成為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會展之都、賽事之城。”2019年,濟南舉辦國際高端峰會54場,并獲評“2019最具吸引力會展城市”。
“國際會議或國際活動給濟南帶來更多結交世界朋友的機會,能與世界各地的朋友談合作,無疑是一種資源。”濟南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石兆宏將國際會議稱為“資源”。利用好這種“資源”,濟南密切與國際機構、國家部委和國家級協會學會合作,加強全市部門協作,引進了一批層次高、規模大、影響廣泛的雙邊和多邊高端國際會議、高端論壇。
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友城反響熱烈、參會踴躍,這源自濟南的優勢和實力,更源自濟南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通過拓展城市外交,濟南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的能力正日益提高,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國際關聯度和國際認同度正日益增強。
在國際經貿合作中呈現“濟南信心”
2019年12月13日,濟南榮獲2019國際花園城市競賽最高獎項金獎,同時獲得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單項獎,成為唯一獲得兩項大獎的城市。這是繼深圳、廈門、東莞、武進、南京和昆明之后,我國第七個獲得E類金獎的城市,也是我省第一個獲得“國際花園城市”的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彰顯著濟南高質量的發展,體現了濟南堅實的城市國際化基礎。濟南地區生產總值持續增長,經濟首位度有所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經濟增長態勢良好;產業金融中心建設實現新突破,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兩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均突破3000億元,為深入推進城市國際化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動能。
2019年,濟南利用外資水平大幅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不斷提高。2019年1-8月份,完成進出口687.1億元,已占到2018年進出口總額的83%。自貿實驗區申報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繼2018年濟南片區獲批以后,濟南高標準對接國際規則和上海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目前已圍繞濟南片區建設推出7個方面162項制度創新,改革成效排全省第一。(記者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