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東首個移動防塵降音大棚在青島地鐵工地“上崗”
在人群密集的城市中,如何有效抑制揚塵又不耽誤施工成為各地政府和建設單位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密目網、自動噴淋系統成為工地的必配裝備。近日,記者在青島勁松七路與遼陽東路交叉十字路口地鐵車站施工現場發現,一個紅色的“大蓋子”異常顯眼,受電機驅動,還能左右滑行。
記者從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五局青島地鐵四號線7工區獲悉,這個“大蓋子”名叫“移動防塵降音大棚”,“一般多見于南方,在山東省據目前了解這是第一個,可以從源頭上解決施工揚塵問題。”據該項目黨支部書記郭明俊介紹。
長約60米,寬為23.8米的“大棚”屋面和墻面采用900毫米單層彩色壓型鋼板,行走系統為遙控電動行走小車,操作時只需按動手中的遙控器,就可以移動到需要的位置,將揚塵源和噪音源進行覆蓋,利用大棚兩側安裝上的噴淋系統噴出的霧化水分子與施工作業產生的塵土顆粒結合,起到減輕空氣污染的效果。同時,大棚會在施工區域上形成相對封閉的施工環境,施工產生的噪音在穿過大棚后會大大降低。這樣施工作業走到哪里,移動防塵降音大棚開到哪,從而達到綠色文明施工的效果。
勁松七路站是青島地鐵4、5號線換乘站,位于城市主干道十字路口,周圍遍布著大型商場和居民社區,車流量、人流量密集,地鐵施工過程中的噪音、揚塵極易對周邊小區和過往行人造成影響。
為有效防塵和降噪,該項目將此設備引進工地,不僅防塵降噪,還能有效防止現場電焊等作業產生的弧光外泄,隔絕施工作業面光照對周邊社區居民的影響。
“印象中地鐵施工現場周圍噪音、揚塵很大,這個‘大蓋子’工地既沒揚塵、噪音也小,很安心?!奔易≡诟浇氖忻駨埾壬f道。
據悉,青島市住建局市政處不斷加大市政地鐵工地揚塵噪音等污染治理監管力度,先后推廣豎井口噴淋、明挖基坑周邊噴淋、圍擋自動噴淋等揚塵治理創新舉措,同時在監管工作中推進信息化監管與實地督查相結合的工作模式,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端口適時了解施工現場揚塵整治情況,推動工地現場揚塵走向智慧監管。
記者 辛鵬青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