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東這位“兵媽媽”:擁軍鲅魚餃一送三十年
擁軍鲅魚餃一送三十年
六十二歲的“兵媽媽”賈平說,我的孩子遍中國
編者按:近日,我省對第七屆全省道德模范進行了隆重表彰,他們或愛國擁軍,或孝老愛親,或樂于助人,或見義勇為,用滿腔熱血和辛勤汗水,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為在全省上下營造學習榜樣、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本報即日起開設專欄,對全省道德模范中代表人物的感人事跡進行報道,敬請關注。
“媽媽,我找著對象了,31號帶過去給您看看。”10月29日上午,賈平和“漁嫂擁軍演出隊”的姐妹們在排練去蓬萊和青島慰問演出的節目時,接到了“女兒”小吉的電話。
小吉是蓬萊人,曾在長島當兵。賈平和小吉并沒有血緣關系,但一直以母女相稱。“我一生中最引以為傲的,永遠是我的那些‘兵兒子’‘兵女兒’們!”62歲的“兵媽媽”賈平說。
9月4日,退伍五六年的老兵俞星舟,從徐州帶著已有3個月身孕的媳婦登上了長島。他說:“想媽媽了,也想鲅魚餃子和煙臺大蘋果了。”
俞星舟在長島當兵期間,賈平拿他當自己親兒子看。俞星舟受傷住院,她天天去醫院送吃的。2017年,退伍后的俞星舟結婚,賈平帶著賀禮趕去參加婚禮。在“敬茶”環節,俞星舟一家人無論如何要先敬賈平。提起這些,賈平眼里又泛起淚花。 與駐軍單位結對子,賈平為共建連隊贈送洗衣機、電風扇、空調;節假日以及老兵退伍,她都設宴為他們慶祝,送一份紀念品;有戰士生病受傷,她就去送病號飯;有戰士談對象,老家太遠父母沒法過來,她就既當媒人又當父母,代表男方家長跟女方商量“兒女”的婚事……她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媽媽”“賈媽媽”“長島媽媽”。
剁頭、去尾、片肉、切塊兒、剁餡兒……每當逢年過節,賈平總是要包一些新鮮的鲅魚水餃送給戰士們吃,這一送就是30年。賈平說:“一頓餃子才幾個錢,我就是希望這些孩子們吃上一頓熱乎的餃子,看到他們吃得開心,我的心里也就踏實了。” 2017年,駐守海島的部分官兵移防到了外地,臨別時,賈平說,媽媽一定到你們駐守的地方看望你們。2017年7月至今,賈平和海島志愿者們先后到內蒙古、吉林、即墨、萊陽等地看望從長島移防出去的官兵,到最艱苦的邊防哨卡給孩子們包長島鲅魚餃子和海菜包子。
有次賈平去深圳開會,在深圳的“兒子”知道了,就到機場接機,無比自豪地告訴她:“媽媽,你看到機場最高的地方了嗎,那就是我們吊裝的。”她由衷地為這些孩子們驕傲。晚上,“兒子”招呼了十幾個老兵陪賈平吃飯。他們異口同聲喊到:長島媽媽,你永遠是我們的兵媽媽!
賈平當時就哭了。她沒有兒子,可是她的孩子遍中國。
“全省道德模范”“山東省十佳兵媽媽”“山東好人”……近年來,賈平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望著柜子上的獎狀和獎杯,賈平告訴記者:“擁軍是發自內心的,孩子們一句問候,心里就能熱乎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