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心關愛干部身心健康,濟南提出60余條“干貨實招”
記者9月29日從濟南市了解到,濟南市委組織部近日會同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總工會制定下發《關于關心關愛干部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既為干部加油鼓勁,又為干部減負減壓,以組織溫情激發干部干事熱情,進一步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記者看到,該項政策聚焦廣大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從健康體檢、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服務保障、人文關懷、政治生態等10個方面,提出60余條“干貨實招”,推動各級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夯實筑牢干部干事創業的健康屏障。
“身心健康是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基本條件,保障和增進干部身心健康是關心關愛干部的重要舉措。”濟南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濟南市正處在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揚起龍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迫切需要各級干部充分發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雷厲風行、快干實干、干就干好。越是擔子重,越要愛護挑擔人。只有為干部“兜住底”,讓干部“無牽掛”,才能更好地激發干部內生動力。
健康保障“組合拳” 為干部干事保駕護航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若干措施》在干部體檢、醫療保健、重大傷病情處理等方面,進一步創新完善政策,為干部派發一系列健康“大禮包”,努力守住干部革命本錢,為干部干事保駕護航。
在完善體檢制度方面,針對以往干部體檢諱疾忌醫、流于形式等問題,強調發揮健康體檢應有作用,在體檢頻次、結果運用上進一步落實落細。比如,對無法參加體檢或體檢項目不全的干部,應在30天內補檢,確保應檢盡檢,杜絕漏檢替檢。提出逐步提高體檢標準,針對不同崗位特點,設置不同體檢項目,實施精準體檢。還要求體檢機構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體檢結果,并提出個性化指導方案,搞好跟蹤服務。
在提升健康服務效能方面,《若干措施》也充滿新意。提出推進干部健康保健網格化管理,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診治咨詢等服務,讓干部日常保健有人管、有人問。提出推進“智慧+”服務,開發專門微信公眾號,為干部提供“掌上微醫”,加強健康大數據運用,建立電子健康檔案,讓干部隨時隨地關注自我健康。
在重大傷病情處理方面,重申領導干部重大傷病情報告制度,并作為一項政治規矩抓好落實。特別是提出按照流程再造的原則,盡快修訂完善干部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對在工作崗位突發重大疾病、因公發生意外事故的在職干部,全力予以幫扶救助,決不能讓干部流汗又流淚。同時,還提出為干部辦理職工大病互助保障項目,更好地為干部健康提供兜底保障。
關愛從“心”開始 打造干部“心靈驛站”
心理健康,是應對競爭、成就事業、獲得幸福的重要保證。當前,廣大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多,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若干措施》注重關愛干部從“心”開始,既有預防之舉,又有干預之策,為干部打造緩解壓力的“心靈驛站”。
著眼預防在先,提出將心理健康評測列為干部年度常規健康體檢項目、開發使用心理健康自我評測軟件等舉措,以此提高干部自我調節能力,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同時,在干部公開遴選、選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探索引入心理素質測評,加強干部心理素質狀況考察考核,確保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在心理干預援助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務實之舉。比如,開通心理健康服務熱線,組建心理保健團隊等等,及時為干部提供簡便易行、專業保密的心理健康服務;特別是突出重點群體、重點崗位、重點時段,注意了解掌握干部身患嚴重疾病、遭遇重大挫折、經歷或參與救援重大災害(事故)及長期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等情況,積極引入現代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
加強工作生活 保障為基層干部加油充電
“5+2”“白+黑”是基層一線干部的工作常態,他們尤其需要關心關愛。《若干措施》堅持基層導向,從待遇保障、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等方面向基層傾斜,為基層一線干部不斷“加油”“充電”。
待遇保障上,明確提出破解基層干部工資待遇“倒掛”難題,確保績效考核獎勵區縣直機關比市直機關高10%,街鎮比區縣直機關高10%,將“倒金字塔”扭轉為“正金字塔”,真正讓廣大“地平線”干部受尊重、得實惠,引導優秀干部到基層一線鍛煉、去基層一線創業、在基層一線成長。
生活保障上,針對異地交流干部、掛職干部的實際困難,提出制定市、區縣與跨區縣交流干部和掛職干部服務保障辦法,讓他們心無旁騖干事創業、了無牽掛沖鋒陷陣。特別是對長期在艱苦困難地區工作、夫妻長期分居、患重大疾病、家庭出現重大變故、有其他特殊困難的干部,提出深入實施“家庭團聚”關愛工程,對“舍小家、顧大家”的干部給予更多關懷和幫助,努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在醫療保障上,提出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和保健人才隊伍建設,切實配齊配強政府門診醫療力量,充分利用好省部屬醫療單位的資源,定期開展特色義診,引進高層次專家定期坐診,讓基層干部享受到更加貼心的醫療保健服務。
倡導勞逸結合 提高干部工作生活品質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若干措施》在引導干部自我調節、健康放松方面,也作出了制度安排。比如,要求嚴格執行帶薪休假制度,從領導干部帶頭做起,做到應休盡休,對確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休假的,應予以補休,保證干部得到必要的放松和調整。
干部職工療休養也是關愛干部的一項有效措施。這項制度去年實施以來,受到廣大基層干部職工的熱烈歡迎。這次專門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完善,重點向基層一線傾斜,讓那些長年默默無聞、加班加點、“單位離不開”的、真正需要療休養的干部職工,能夠在休養生息中積蓄能量,在火熱實踐中再立新功。同時,強調要落實節日慰問等正常福利待遇,干部該享有的,要嚴格執行標準、“一個都不能少”,讓干部切實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對于保證干部身心健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若干措施》專門提出,機關工委、文化、體育和工、青、婦等相關單位要充分發揮作用,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幫助干部調整工作節奏,舒緩工作和精神壓力,提高工作生活品質。
深化談心談話 把干部工作做到“家”
體現對干部的人文關懷、紓解干部工作壓力,談心談話既是傳統手段,也是有效措施。《若干措施》圍繞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在推進談心談話制度上不斷創新完善,為干部解心結、卸包袱、添動力,營造“家”的氛圍、增添“家”的溫馨。
探索開展各級干部“向組織說說心里話”活動,通過搭建組織與干部溝通的“連心橋”,面對面傾聽干部思想上的困惑、工作和生活上的難處,主動幫助干部排憂解難、舒緩壓力。
扎實推進干部“八必談”,即干部遇到困難挫折時,職務發生變化的,任職試用期滿的,有苗頭性問題的,遵守個人事項報告紀律不嚴的,受到組織處理或黨紀政務處分的,結合年度考核和巡視巡察等發現問題的,對干部反饋考核考察、民主評議意見的,要求黨組織負責人與干部深入談心,了解情況,疏通思想,促進工作。
探索實行干部“家訪”制度,將日常考察工作觸角延伸到“八小時”之外,通過與干部家屬交流,聽“知情人”講“知情話”,既可了解干部家庭家教家風情況,也可摸清干部實際困難,及時傳遞組織關懷和溫暖。
為擔當者擔當 營造正氣充盈政治生態
增進干部的身心健康,離不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組織為干部擔當,干部為事業擔當。近年來,濟南市聚焦“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持續完善干部正向激勵機制,廣大干部“雷厲風行、快干實干、干就干好”,在全市推動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若干措施》堅持以擔當帶動擔當,在進一步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方面持續用力,確保讓干部干得舒心、拼得安心。
圍繞不斷推動干部擔當作為、出新出彩,提出探索建立尋找“出彩型”好干部常態化機制,鮮明好干部標準和實在實干實績導向,大力選拔使用具有強烈夢想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創新精神、自律精神的好干部,為“出彩型”好干部喝彩,真正讓“有為者有位、實干者實惠、出彩者出彩”。
為了讓“吃苦者不吃虧、流汗者不流淚”,專門提出完善容錯機制,突出保護干部聲譽,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既不放過有問題的干部,也決不能耽誤沒有問題的干部,理直氣壯地為擔當作為者撐腰鼓勁。為將制度落到實處,濟南市近期將出臺深化完善容錯機制《實施細則》,加大容錯案例指導,便于基層參照落實。
同時,在正確對待受處分處理干部方面,《若干措施》也作了專門強調,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既不能“一問了之”,更不能“一棒打死”。鮮明提出要做好“治病救人”后半篇文章,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健全完善受處分處理干部跟蹤幫扶、考察評估和重新使用工作機制,幫助“跌倒”的干部重燃斗志、繼續前行,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