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政山東丨干流泄洪能力遠遠“裝不下”支流洪水 小清河治理暴露三大問題
(記者 辛振東)今年8月,超強臺風“利奇馬”帶來的暴雨和大水給山東多地造成了嚴重損失。“利奇馬”過后,各地災后建設工作進展順利,但連續兩年遭遇超強臺風,也讓我們不得不對山東的水利建設和防汛抗洪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6日晚播出的《問政山東·回頭看》節目中,就以小清河為樣本,重新審視“利奇馬”所造成的危害,看一看山東的水利設施和水利工程還有哪些“欠賬”。
位于桓臺縣馬橋鎮的勝利河入清閘附近區域,海拔只有十幾米,卻匯集了整個淄博市絕大部分的來水,勝利河、杏花河、西豬龍河三條支流都從這一區域匯入小清河。從8月11日起連續幾天,三條支流和小清河干流都處于水量爆滿狀態,導致支流和干流形成頂托現象,使泄洪受限,三條河流以及上流河流孝婦河多處潰堤。8月13日,山東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出指令,決定在勝利河入清閘對面破堤,開挖一條長千米的分洪道,這才加快了小清河的泄洪速度。9月18日,記者在分洪道的破堤口遇到了曾參與臨時分洪道設計的水利高級工程師王立志,在他看來,小清河干流的泄洪能力弱是個硬傷。“支流的泄洪能力遠遠大于干流,勝利河的泄洪能力是每秒660立方米,下游杏花河的泄洪能力是每秒197立方米,這幾條河道加起來的流量,遠遠大于小清河20年一遇的標準即每秒500立方米。所有支流的洪水都進不來,就沿著支流的大堤四處滿溢。”
小清河是魯中地區的重要河流,干流起源于濟南市內的睦里閘,自西向東流經濟南、濱州、淄博等五個市的12個縣市區,匯集20個縣市區的來水,流域面積為10433平方千米。而小清河擁有的48條一級支流,全部位于干流南側,其中,孝婦河在當時的流量高達每秒668立方米,遠超小清河干流每秒500立方米的上限。這種泄洪能力支流大于干流的異常現象,是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小清河支流本身也存在問題。
記者在淄河匯入小清河的位置看到,這里的河道寬度跟上游相比窄了很多,而河道兩側并沒有工程措施。據了解,淄河在廣饒縣北堤村附近匯入小清河干流,由于入口河段相對狹窄,形成了“卡脖子”的現象,北堤村因此已連續兩年受災。東營市水務局規劃科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河口太窄,上游來水的流量遠大于入河口的流量,河流治理應當遵從先急后緩的原則。但廣饒縣水利局工作人員卻有不同說法,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早已提過很多建議,但需要一個過程。
記者了解到,山東從1966年開始規劃小清河分洪道,從設計圖看,分洪道起始于淄博市勝利河口,在壽光再匯入小清河干流,全長83.39公里。但記者發現,截至2019年,63%的分洪道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但分洪道入口至205國道的31公里仍然沒有打通。記者在位于高青縣的小清河干流左岸的一條分洪道看到,分洪道內全都長滿了莊稼。高青縣水利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條分洪道基本上沒有用過。
經過記者的調查,小清河流域存在著泄洪能力支流大于干流、河道上寬下窄、部分泄洪道未打通三大問題。山東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表示,這些問題比較嚴重。“小清河大約有48條支流,南高北低,匯水非常快。而小清河地勢比較平坦,泄洪能力相對較差。”他說,在1999年,對小清河按照20年一遇的標準搞過一次治理。2012年已經納入小清河治理規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到現在沒有實施。談到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劉中會直言,河道規劃的時候是有統一標準的,但是在實施過程當中,特別是跨區域河流治理方面,沒有完全達到協同治理,治理時間也不同步,所以造成了這種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東營市水務局局長陳步科說:“我們境內淄河兩岸的部分區域確實連續兩年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這也充分暴露出我們市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確實歷史欠賬太多。多年來,受到資金、土地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作為主管全市水利工作的水務部門,對此感到非常不安。”
劉中會在節目現場表示,下一步要統籌上下游、左右岸治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理、統一驗收,確保小清河治理能夠達到系統治理、統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