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垃圾分類真的來了!濟南首個垃圾四分類社區已有1000戶居民參與
(記者 張穩 實習生 向興園)作為到2020年底需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46個重點城市之一,濟南的垃圾分類進程一直備受關注。8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南首個做到垃圾分類四分類全閉環的社區——歷城名輝豪庭社區進行實地探訪。據了解,該社區已有1000戶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戶居民家中都配備了分類垃圾桶,每棟居民樓下也設立了垃圾分類投放設備。據了解,名輝豪庭社區垃圾四分類項目于8月16日正式啟動。而正式啟動的前一天,社區組織志愿者提前進行入戶宣傳,發放宣傳冊、垃圾桶和垃圾袋等紀念品,指導社區居民如何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進行投放。
據統計,名輝豪庭社區目前共有5臺智能回收機設施,100余個干濕分類垃圾桶分放在43處點位上。據介紹,智能回收機目前可回收報紙、書本雜志、紙殼(牛奶盒除外)、易拉罐(鋁制)、透明塑料瓶(桶)五類垃圾。名輝豪庭項目部經理告訴記者,智能回收機最大的優勢就是投入廢品可返錢。先通過內部電子秤進行稱重,再由居民掃描二維碼或刷卡的方式反饋用戶信息,錢將會在1至2個工作日內轉到居民的微信賬戶或智能卡內。
同時,小區里專設了一個小型垃圾廚余設備,專門處理回收來的廚余垃圾。據工作人員介紹,居民的廚余垃圾會在小區附近進行生物化處理,最終留下5%的營養殘渣,用于園林綠化,95%分化為氣體和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干濕垃圾量大,故社區采用垃圾桶回收的方式進行分類收集、運輸、處置,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則進行智能回收。接下來將通過持續不斷的活動提升居民的分類意識和分類正確率。據了解,名輝豪庭社區實行四分類法: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在家中將廚余垃圾(濕垃圾)單獨打包分類,投放到樓下綠色垃圾桶內;其他垃圾(干垃圾)放在灰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投放到小區內智能分類設備中;有害垃圾定時投放到小區的封閉式有害垃圾箱內。社區每天在垃圾桶前設有督桶志愿者,對未按照分類要求的進行糾正和指導。
8月18日,濟南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道忠在《作風監督面對面》節目中表示,下一步濟南垃圾分類建設將分四步走,同步進行分類,同步進行分別投放,同步分別進行儲運,同步分別進行處理,推動末端處理建設倒逼前端。即末端有多大的處理能力,前端就有多大的人群來進行分類投放、分類處置。末端和前端再決定中端,中端分類運輸車輛要使用特種車輛分別運輸,這樣才能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濟南的垃圾分類究竟何時實現,采用何種模式?對于這一問題,王道忠表示,垃圾分類按照國際規范分四類,一個是有害垃圾,10月份可能就要招標;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為就地處置和集中處置,而集中處置能力,到年底基本能滿足濟南整個垃圾處理的要求;對于可回收垃圾,濟南市城管局正在和商務部門合作,動用社會和市場來解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則通過城管系統、環衛系統進行集中、封閉式處置。到2020年上半年,基本上能達到住建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