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濟南市投資促進局:“服務大使”出實招,招商項目落地快
實體企業的成長,向來都有趨光性——哪里的“陽光雨露”好,哪里的“清新空氣”多,企業自然愿意去扎根。為打通營商環境“最后一公里”,濟南市投資促進局建立完善服務大使工作機制,打造了一支由50個單位、100名“服務大使”組成的服務隊伍。他們為廣大企業提供專業、精準、高效的“店小二”服務,備受企業歡迎。在此基礎上,各區縣均出臺了相應的服務大使工作機制,服務大使在各區縣漸成星火燎原之勢。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軍介紹:“做好招商引資,關鍵是產業、核心是項目,只有抓好無數‘小中見大’的具體事,才能蹚出一條高質量招商引資的路子來。聯通頂級企業,必須具備全球化視野,服務質量更得高標準。我們就是要以精細、專業、高效的服務,打造投資濟南亮麗名片”。
高效服務:集團老總5年來頭一回的“檢閱”印證了啥是暖心
8月2日,記者跟隨濟南市投資促進局的工作人員來到歷下大廈,見到了對“服務大使”贊賞有加的上海外服人力資源公司山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宮春華。宮春華眼里的“服務大使”,是歷下區98名“服務大使”之一、泉城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姚德勇。
“去年10月中旬,我們集團領導定于當月25日來濟南視察我們分公司,這是5年來的頭一回,我們相當重視。”宮春華告訴記者,當時公司門前有一個工程,搭建起了腳手架,建筑材料到處都是,門面形象“沒法看”。
“服務大使”姚德勇經常到公司走訪,宮春華立即向其求助。“‘服務大使’不僅到現場實地了解情況,還協調好多部門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最后,門前的工程提前5天完工,等集團老總來視察時,門前早已潔凈有序。”
讓宮春華感受到“服務大使”高效服務的何止這一件。“我們車位緊張,‘服務大使’急企業之所急,幫我們解決了五六個停車位。”
說起“服務大使”的高效,濟南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山東區總經理王毅很有發言權。王毅說:“我們企業是一種新業態,很多方面具有特殊性,資質、證件啊,需要開具很多證明,我們也希望快速落地,早日步入正軌。”歷下區燕山街道辦事處的“服務大使”協調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容缺受理”,原本3—5個工作日才能辦下來的證,每日優鮮在提交材料的第二天就拿到了。這種服務深深地打動了企業家,之后公司也進行了增資。
白雪是中德企業合作區招商“服務大使”的一員,從德國留學回來后她選擇了在家鄉濟南工作。漢格斯特是她首批接洽的企業,一年多的服務經歷使她感受頗深。“在這期間,我們協助企業解決市場、用人、廠房改造等相關問題,協助漢格斯特與中國重汽進行多次對接,推動雙方高層領導多次會面洽談。”付出就有回報。“服務大使”的工作,也得到了企業的肯定。漢格斯特負責人表示,原本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廠房改造,在招商“服務大使”的協調推進下,1個月就拿出了可行性方案。“現在項目建設非常順利,廠房已經交付,預計9月份設備入廠,10月份開始量產。”
與白雪類似,生命科學城的招商“服務”大使王珂最近也迅速解決了一件大事。高新區重點項目Mills癌癥個體化治療中心,在裝修過程中發現實驗室用電出現了問題。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天給王珂發微信反映問題,不到一周的時間,用電問題就徹底解決了,這也讓他實實在在感受到濟南市投資促進部門在服務上的高效。
精準服務:摸準企業需求的“助聘”印證了啥是貼心
除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該市還創新性地開展了龍頭招商和資本招商,提供精準服務力促精準招商。以搶占電子信息產業價值鏈高端為例,高新區投資促進中心主動對接產業龍頭,開啟了高新區破解“缺芯少屏”產業困境的破冰之旅。
2018年5月,在濟南市投資促進局的牽頭指導下,高新區與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富士康集團開始了第一輪接觸,經過多輪洽談的積極努力,高新區在全國多個城市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短短5個多月,富士康半導體產業基金項目和富士康8英寸和6英寸高功率晶圓生產項目就在首屆儒商大會上實現簽約。高新區芯片制造產業也從無到有,實現了零的歷史性突破,一躍成為全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從半導體材料到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全產業鏈布局的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的“濟南樣板”雛形初現。
精準服務滿足了企業個性化需求,讓企業感受到了“服務大使”的貼心。華潤萬象城在濟南落地,一下子進駐了近500家企業,每家企業的性質不同、領域不同、規模不同……需求自然也千差萬別。歷下區姚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相國身為“服務大使”,和同事一起深入企業,了解產業特點,掌握企業需求,實施精準匹配的服務。一方面,靠上服務,為企業提供注冊服務,召開座談會,宣講招商政策、注冊流程,在企業實行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落戶、辦手續;另一方面,協助企業舉辦各種招聘會,幫助企業解決成百上千的用工缺口。
山東蘇寧易購商貿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大使”不僅幫助他們招聘員工,還協調派出所等部門幫他們甄別員工,對招聘來的員工進行身份識別和信息核實,確保招聘到的是有誠信的高素質人才。這些精準服務讓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精準服務結出了碩果,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外資項目120個,實際使用外資54.63億元,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11.91%,高于全省6個百分點,對全省增量貢獻高達57%;新增SAP(思愛普)、拉加代爾、博世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區域總部和機構5家,推動中鐵建、中電建等31個總部項目注冊落地。”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黨文慶說。
專業服務:知根知底吸引來更多“小伙伴”印證了啥是用心
思愛普是世界500強企業,其制訂的中國加速計劃第一個落地城市就選擇了濟南。“專業化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濟南速度、市中速度,我們對這里的營商環境非常看好。”思愛普(中國)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張欽鴻告訴記者。
張欽鴻說:“我們是一家軟件公司、高科技企業,非常契合新舊動能轉換,市中區‘服務大使’張鑫和我們進行了多次深入溝通,思路清晰而超前,既與眾不同,又非常專業。而且,他們對產業的定位、生態的把握都非常到位,水平很高。在整個落地過程中,‘服務大使’用專業水準幫我們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向前走,基本上所有聊到的點都能夠順利落地,真的是非常專業和高效。”讓大家沒想到的是,思愛普在濟南落地后,很多上下游的“小伙伴”也被濟南這種專業化服務所吸引,相繼來濟落地。
專業服務在高新區投資促進部門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除了提供落地協調、登記注冊等常規性服務,我們還開展了專業的招商服務。”高新區投資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投資促進部門設置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方向的3位專業副主任,區內有中德企業合作區、生命科學城等多個專業園區,海外有德國德累斯頓產業辦公室等機構,發揮海外專業招商顧問作用。
怎樣第一時間掌握投資者的需求?在濟南市投資促進局投資服務處處長洪露看來,這就需要一支專業的招商隊伍,“小到言談舉止,大到具體業務開展,都要非常非常專業。”以主要開展對歐、對德業務合作的中德企業合作區為例,為深化對德招商,高新區為此建立了一支非常專業的服務隊伍。這個服務團隊,有從德國回來的留學生,也有了解德國、熟知德企做事風格、經營手段的專業招商人員。“這支專業的招商隊伍短時間內就與德國企業熟絡起來,建立了很好的聯系。截至目前,已有8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中德企業合作區。”
親情服務:“歡迎回家”讓客商賓至如歸印證了啥是真心
抓好招商引資,項目是核心,環境是法寶,服務是保障。市委領導強調,濟南要在全市上下形成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氛圍,讓企業家在濟南受到尊重。而現在,投資濟南的亮麗名片已被很多企業家收下,親商重商讓客商賓至如歸的服務也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
智匯云董事長喬良是山東人,其公司總部原本位于北京中關村,目前她將公司總部搬至濟南市中區,而北京中關村則“降級”為公司分部。“當時,濟南到北京招商引資,市中區委書記得知我們很多人是山東籍,他非常誠懇地說‘歡迎回家’,讓我們非常感動。后續的落地過程中,‘服務大使’給了我們家人般的關懷,他們真的是既懂業務,更懂服務。回家的感覺真好。”
思愛普的張欽鴻也說起一件讓他感受到家鄉人這種濃厚親情的事。因為一件緊急的事情需要解決,有一天下午他給“服務大使”打電話求助。當天下午他趕到濟南時,已到了下班時間,讓他沒想到的是,市中區委書記和區長都在會議室里等著他,并立即溝通協調,一直忙到晚上9點左右,直到問題圓滿解決。
“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這是市中區的服務理念。在這里,沒有領導的身份,只有家人的概念。市中區通過團購用房,為企業提供“托底服務”,不僅讓企業落戶,也讓“家庭”落戶。
在歷下區,“服務大使”通過印制、發放政策匯編,微信公眾號推廣及企業座談會的形式,定期向區內企業宣傳、更新市、區最新的各類優惠政策;通過聘請權威第三方機構,積極幫助符合政策兌現條件的企業,進行優惠政策申報工作。歷下區嚴格兌現招商承諾,對引進企業施獎,為高管提供個性服務,全年共兌現獎勵9031.26萬元。無論是歷下區、市中區,還是高新區……在整個濟南市,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公共產業空間里有各種各樣的休息區、飲品區,通過免費服務讓所有員工都能享受到企業發展的福利、感受到濟南高質量發展的溫暖。
8月2日,記者在歷下大廈采訪時,一位“服務大使”拿出了一套“服務卡包”,里面有專為200名企業高管人員提供基因檢測、綠色就醫、健康體檢、車輛清洗及年審等免費服務的服務卡。“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發展開放型經濟、搞好招商引資,都需要統籌,都需要責任到位,只有實打實地幫助企業、對待企業,才能切實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張軍說,下一步投促人將繼續踐行好初心使命,切實履好職、盡好責,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正如一位“服務大使”所說,濟南的“服務大使”不僅提供高質量服務,還幫企業拓寬業務,助企業家搞好“家務”。他們的服務,用心,用情,用智。這就是濟南的“服務大使”,這就是濟南招商引資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