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島重拳整治違規幼小銜接班 嚴懲學前教育"小學化"
日前,市教育局根據社會關注和群眾反映,著眼部分培訓機構存在的亂象,及時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全面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的通知》,在全市啟動新一輪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專項行動。據悉,此次整治劃重點是校外培訓違規開設“幼小銜接班”。
據介紹,隨著教育大跨越的發展,民辦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校外培訓違規開設“幼小銜接班”“開展超綱或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學科類培訓;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制約著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發展。此次專項行動聚焦“幼小銜接、無證無照、超綱教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行業現象。
此次整治內容分多個方面,整治非法開展教育培訓,包括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且未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的機構和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但未依法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機構。以幼小街接班等名義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的行為也在整治之列。
除此之外,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學科類培訓;培訓場所存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等隱患;校外培訓機構學科教師無教育資質。在職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參與培訓機構授課或有償家教等也是整治內容。專項行動著力營造強有力的執法態勢。一是列出問題清單、對標建賬銷號,每拉出一個清單,就集中整治,件件落實;二是多級聯合執法、加大處罰力度,對問題突出、情況復雜的案例,集中攻關、現場辦公;三是堅持隨檢隨改、隨查隨報,對每個階段進展情況,及時公布跟蹤報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四是組建督查小組,開展拉網式排查,市教育局督查組對各區市進行不定時暗訪、督查,各區市實行零報告制度,一日一報,每周通報,集中一個月的時間攻關,切實規范培訓機構管理,遏制違規辦學行為,市教育局設監督舉報電話,市教育局民辦教育處(行政執法處):85912946。
■調查 忙碌的孩子,焦慮的家長
其實,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印發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嚴禁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
但事實是怎樣的呢?7月初,記者曾在市區一所小學的新生入學報名現場了解到,不少家長在假期里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有的甚至已經讓孩子提前上了一個學期的幼小銜接課程。“孩子提前打好基礎,入學后才能更好地融入小學生活。”市北區一名家長告訴記者。
“我們現在一周花半天時間上幼小銜接班,主要學拼音、寫字等。”從今年年初開始,市民劉女士每周六上午都會把女兒準時送到市南區的一家培訓機構,她女兒馬上就要上一年級了,幼小銜接成了她和其他家長、朋友目前熱聊的話題。說起這么早上幼小銜接班,劉女士坦言,這個幼小銜接班是去年她在女兒同學媽媽的建議下,一起參加的團購活動。“一個學期800元,我們都報了,孩子彼此也有個照應。”劉女士表示,幼小銜接的問題,她早就聽身邊的朋友說起過了,當下輪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想著提前學一學,為接下來孩子一年級生活做個鋪墊。
有這樣心態的家長,似乎不少。記者采訪了市區一家培訓機構,試圖去了解他們開設幼小銜接班的初衷,以及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小銜接班的原因。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沈女士告訴記者,家長的焦慮,有時候會促使他們盲目跟風,特別是“搶跑”的心態,深怕孩子跟不上小學節奏,上個培訓班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說法 盲目報名幼小銜接班 不利孩子更好發展
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早點學習知識,是為了保護孩子。從快樂的幼兒時期過渡到有計劃有任務的校園生活,這對于兒童來說是成長中的第一個坎。而幼小銜接,則是家長們保護孩子免受成長之痛的辦法。比別人早學一點,學多一點就能跑贏別人嗎?實際上未必。
國家養成教育指導師、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師、李滄區銅川路小學班主任李曙光認為,家長的焦慮都來源于一個假設:總以為未來的競爭是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的競爭,便一廂情愿地認為有投入就必定會有產出。“幼小銜接班的火爆就誕生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再加上盲目的從眾心理以及培訓商家的推波助瀾,使得很多家長隨波逐流了。實際上教育部和各級主管部門早已經反復強調,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們的影響負面效果很明顯。”李曙光說。
“多上幼小銜接培訓班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很多。一是挫傷孩子自尊心,如果在幼兒階段過多地學習了小學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會使這些兒童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的不良習慣。提前學習只能使孩子一時領先,讓孩子在學習上體會到的是一種由高峰漸漸滑向低谷的感覺,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李曙光介紹。二是讓孩子失去幸福感,兒童教育專家盧勤曾痛心疾首地說過,早教如果沒有正確的航向,將摧殘孩子的童年。三是摧毀教育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原則,在孩子不同的階段應該給予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內容,這叫教育的適宜性。每一階段的內容前后銜接,一起構成了大教育體系。如果提前讓孩子接受以后的內容,就會打破這個系統,產生不良的后果。
青島樺川路小學老師辛曉慧也認為,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雖然有知識的學習,但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習慣的養成,提前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安靜看書、專心做事,都對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