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9.24!濟青高速小許家樞紐以東段高分通過交工驗收,通車在即!
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小許家樞紐互通以東段)已完成建設,7月23日上午,該路段正式通過交工驗收。項目法人對整個工程質量綜合評定得分為99.24分(75分為合格)。23日19:00起,濟青高速(小許家以東段)具備八車道通行條件,較計劃提前5個月建成通車。
交工驗收會上,專家組認真聽取了各有關單位的工作匯報,對工程現場和內業(yè)資料進行了仔細查看,經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小許家樞紐互通以東段)完成了規(guī)定的建設內容,工程符合設計要求、質量合格,交工驗收相關內容準備完善,同意通過交工驗收。
據了解,濟青高速改擴建工程起于青島即墨區(qū)朱家官莊的新主線收費站,自東向西依次經過濰坊、淄博、濱州,經唐王樞紐互通立交與G35(濟廣高速公路)聯(lián)結,終于濟南零點立交。根據國家最新的“71118”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濟青高速公路為規(guī)劃中的“橫五”線,同時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huán)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中的“橫二”線路。路線全長309.158公里,小許家樞紐以東段改擴建291公里。既有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改為八車道,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采用“高速公路兩側拼寬為主、局部單側或兩側分離加寬為輔、部分路段采用高架橋”的加寬方式,標準路基寬度42米;共改擴建特大橋2座、大橋21座、中小橋103座、通道393處、分離立交95處、天橋16座、涵洞763道;互通立交30處,其中樞紐互通立交8處,一般互通立交22處;服務區(qū)7處,停車區(qū)1處;收費站22處。
據介紹,濟青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不僅具有超飽和交通量下“邊施工邊通車”,安全風險高、交通組織極其復雜的改擴建特點,而且工程整體施工難度大、技術含量高。同時面臨沿線路線交叉多,管線密集,遷改施工難度極大;新舊道路結構與材料匹配困難;沿線取土困難,綠色節(jié)能任務重;保通建設期間,公眾對運營服務和智慧出行要求高等一系列工程建設難題。
面對困難,山東高速集團、山東高速股份公司帶領濟青改擴建項目辦想方設法、多措并舉推進工程:突出黨建對工程建設的引領作用這一根本,帶動全體參建黨員攻堅沖鋒。在全線范圍設置1294塊交通誘導標志,成功實現“一級誘導、二級分流、三級管制”分流目標,做到施工期間濟青高速不封閉、保安全。堅持“質量第一原則”,著重推廣工程質量“4446”體系,即建立企業(yè)自檢、監(jiān)理抽檢、業(yè)主把關、行業(yè)主管部門監(jiān)督檢查“4方質保體系”;技術管理、工序質量控制、質量責任、質量保證措施“4到位”;嚴把材料進場、人員素質、施工機械、首件工程樣板制“4道關”;抓好軟基處理、原地表處治、臺背回填、路床施工、結構物施工、路面平整度等“6個重點部位”質量控制。注重打造綠色科技示范工程和四新技術投入,創(chuàng)品質工程。
濟青改擴建項目的綠色科技示范工程是其建設的重要布局內容和特色所在。項目開展4大主題、5個科技專項、29個科技子項的科技攻關及推廣工作。實現瀝青路面和基層穩(wěn)定碎石銑刨料循環(huán)再生利用率100%,其中40%高值化利用,舊波形梁護欄60%再利用;世界首次利用拜耳法赤泥修筑高速公路,不僅經濟效益顯著,而且綠色環(huán)保。
目前申報17項專利,受理7項專利,4項專利獲授權;累計獲批《山東省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13項,形成專著3部;編寫地方標準5項,其中申請山東省地方標準5項、4項獲立項;總計在《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刊發(fā)綠色科技示范工程專題2期,發(fā)表論文60篇。《基于BIM的橋梁建造一體化技術研究》課題獲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chuàng)新獎”二等獎,項目獲2018年度交通運輸節(jié)能減排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