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造山東:守正創新、塑造品牌 首屆(2022)“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啟動
6月17日下午,首屆(2022)“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長清校區啟動。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濟南市委宣傳部、山東廣播電視臺、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等省市領導,山東藝術學院等高校代表,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等行業協會代表,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以及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儀式由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主持人楊梓主持。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為本次大賽的指導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為大賽的主辦單位;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山東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為大賽協辦單位;山東文化產業發展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等為大賽的支持單位。
儀式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服裝學院師生帶來的舞蹈《魯班·榫卯》中拉開帷幕。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董占軍致歡迎詞,對省市各級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給予“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的支持表示感謝。大賽組委會將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下,將“山東手造”工程整體思路融入其中,通過遴選優秀手造產品、手造工匠、手造設計師、手造引領企業以及手造推廣機構等,評出好產品、選出好工匠、帶動好產業,不斷提高大賽成果的轉化率、轉成率,將大賽變成我省手造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促進我省傳統手工藝產業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唐緒祥教授代表院校致辭,對“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大賽聚焦“山東手造”品牌,以現代設計創新與產業化思維為手段對傳統手工藝資源進行再設計,使“舊物”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韓文濤從大賽的組織機構、評審類別、獲獎權益、時間節點等四個方面介紹大賽公告。
啟動儀式上,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主任劉金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劉朋鑫,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哲軍,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徐青峰,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張衛華,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劉洪昌,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善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何思清,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共同開啟“鎏金沙”,標志著“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正式啟動。
圖為啟動儀式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陪同嘉賓參觀
圖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與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劉洪昌
新品牌:助力傳統手工藝現代設計成果轉化
“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是省委宣傳部“山東手造”推進工程更好賦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項目之一,緊密結合“好品山東”整體宣傳推介,以“手造山東:守正創新、塑造品牌”為主題,面向手工藝行業(企業)、國內外設計機構、獨立設計師、傳統手工藝人,形成振興傳統手工藝評價、推廣與合作平臺,將逐步形成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賽事,不斷激發傳統手工藝產業內生動力,提升傳統手工藝創新水平,加速傳統手工藝現代設計成果轉化,形成“山東手造”的品牌集聚效應。
新引擎:引領傳統手工產業創新升級
“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手工藝資源,以現代設計創新與產業化思維為手段,通過設計賦能、品牌賦能、文旅賦能等方式,促進傳統手工藝從工藝美術產業走向現代手工制造產業,從欣賞品走向日用品,從關注工藝大師向重視一線工匠,從傳統作坊走向現代工場,從“來樣加工”走向自主創新,從單一經營走向多渠道經營模式轉變,撬動傳統手工產業創新升級,將“手造”融入于現代生活之中,更好賦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
新效應:促進“雙創”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將搭建人才集聚平臺,吸納創意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優秀人才,推動我省成為文化創意的重要策源地,手造人才重要集聚地。努力將手工藝領域的傳統匠人、生產企業、設計團隊、品牌策劃、投融資機構集結到一起,形成“傳統工藝+文化創新+設計研發+產權保護+加工生產+品牌塑造+銷售推廣”的全產業鏈,培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產業升級新增長極,推動“山東手造”在服務生活、帶動產業發展、實現中華傳統工藝振興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據悉,大賽分五大評比類別,分別面向現有的手造產品、長期致力于傳統手工技藝傳承與發展的手造藝人、致力于傳統工藝再設計的設計師、長期致力于傳統手工藝設計生產的企業、長期致力于山東手造產業(產品)宣傳、推廣、銷售的機構、企業、平臺,廣泛征集作品。
大賽設置手造創新獎、手造工匠獎、設計新銳獎、行業引領獎、手造推廣獎五大類別15個獎項。
大賽將持續至2022年9月。(通訊員:李曉曉 圖片來源: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張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