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品山東丨大國重器 濰柴“智造”
大國工程是中國由大到強的“名片”,在時代發展、民族復興征程中,撐起了大國發展的脊梁,為實現“中國夢”寫下了有力注腳。在這些大國工程中,山東元素閃耀光芒,彰顯了智能制造的硬核實力。
2022年3月2日,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發布,濰柴動力赫然在列。以濰柴動力等為代表的知名高端重器品牌,向世界展示著山東“智造”的實力與影響力。
“智慧裝備”更輕松 更科學
驚蟄節氣后,氣溫回升,草木萌動,春耕備播正當時。作為農業大省,山東的農機生產企業加緊生產訂單農機、農具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濰柴雷沃重工的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和作業系統可以匹配耕、種、管、收各個環節的農機。帶有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的拖拉機,集全球衛星定位、GPS自動導航、電控液壓自動轉向、作業機具自動升降、油門開度自動調節和緊急遙控熄火等多項自動化功能為一體,解決了拖拉機作業“播行不直,接行不準”的瓶頸制約,能夠自動控制耙地、平地、起壟、施肥等作業,并且自動導航系統不受光線、晝夜的限制,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可以24小時連續作業,能夠提高作業效率至少20%。
拖拉機在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的加持下,設備保持正常標準化作業,能夠保持統一的交接行和合理的耕幅重疊邊距,能夠避免重復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合理密植,也有利于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疏風與透光,對增產增效很有效果。
為全面提升2022年服務保障力量,濰柴雷沃重工發力服務渠道建設,先期在全國范圍內逐批開展了“服務站站長”專項培訓活動,有效強化終端業務能力,健全服務保障體系。
另外,依托2000家服務配件網絡,濰柴雷沃重工通過建立星級維修中心,增加配件流動車、服務車、服務人員投入,統籌配件供應,配合24小時服務專線與專家座席,及時協調各區域服務資源,保障服務“零盲區”,全方位護航春季農事生產的正常運行。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構筑產業板塊協同發展格局
濰柴雷沃重工的全方位智能化系統僅僅是濰柴智能智造產業的一個縮影。
濰柴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努力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上下狠抓主業,聚焦核心技術,持續筑牢優勢主業。多年來,濰柴全面提速新科技、新業態,跑出了中國裝備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濰柴結合自身當前實際,著眼行業趨勢和未來發展需要,相繼建成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字號”平臺,這些平臺先后誕生了國際、國家、行業標準超過百項。在研發投入上,更是舍得拿出“真金白銀”,“死磕”技術和創新,重點突破“卡脖子”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近10年來,僅發動機技術研發費用就突破300億元。
濰柴動力始終堅持產品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的運營策略,致力于打造品質、技術和成本三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成功構筑起了動力總成(發動機、變速箱、車橋、液壓)、整車整機、智能物流等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擁有“濰柴動力發動機”“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陜汽重卡”“林德液壓”等品牌。
依托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數字車間,構建起了具有濰柴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并加快推進濰柴智能工廠建設和工業互聯網規劃,引領企業走在智能化制造的前列。
新動能驅動“智造強國”
高水平投入激發高水平創新,濰柴各類科技成果層出不窮。
五年來,濰柴憑借“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發布了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0%的商業化柴油機,時隔16個月,又將柴油機本體熱效率提升至51.09%,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彰顯了中國柴油機行業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巔峰地位;成功開發中國首款大馬力拖拉機CVT動力總成,徹底打破國外的封鎖壟斷。
2018年以來,濰柴集團高質量、高標準投入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濰柴大缸徑高端高速發動機智能工廠、林德液壓產業園、氫燃料電池產業園、德國凱傲中國(濟南)新能源叉車工廠、國家質量檢測研究中心等已相繼建成投用;美國德馬泰克(濟南)新工廠、濰柴新百萬臺數字化動力產業基地、新科技研發中心等重大項目正全速推進,新動能蓄勢待發。(記者 閆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