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品山東丨小菌子“肚”當一面 撐起產業振興“致富傘”
立春時節,走進史口鎮鄉村振興農業產業3.0示范園區的羊肚菌種植大棚,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鉚足了勁往上長,象牙白的菌柄撐起棕褐色的菌蓋,像一把把小傘,鮮嫩肥厚、煞是可愛。棚內工人們正在忙著采摘成熟的羊肚菌。“大家采收時要用手捏住菌柄,左右搖動連根拔下,不要傷害到周圍的小菇蕾。”山東木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張佳正俯著身子,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扶著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將沾有泥土的菌腿切掉。在張佳眼中,這些小菌子個個可都是寶貝。
羊肚菌被譽為“菌中之王”,是世界公認的珍稀食藥兼用菌,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其香味獨特,營養豐富,功能齊全,食效顯著,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機鍺,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人工種植羊肚菌,周期短、效益高、俏銷市場。“我們一共種植了15畝羊肚菌,畝產500斤左右。年前主要以禮盒裝為主,銷了400多斤,價格高達198元/斤。目前有客戶訂購了300斤烘干羊肚菌,7斤左右的鮮羊肚菌才能出1斤干品,每斤約700—900元。再過四五十天羊肚菌將大量上市,主要銷往南方,每斤價格在120元左右。”說起這小小羊肚菌,張佳話語間透出信心和希望。
發展羊肚菌產業,在建設大棚、整地、種植、施肥、采摘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帶動了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實現掙錢、看家兩不誤。蘇家村村民崔順堂就是其中一位。“這羊肚菌種植收獲正好在農閑時候,來這里打工也不耽誤自家種地。每天工錢80元,也不累。來這兒干三四個月,收入俺很滿意了!”羊肚菌一年只種一季,冬種春收。種植結束后,大棚將用來種植瓜果蔬菜。大棚全年不閑置,確保附近群眾能夠長期穩定務工實現增收。
除了持續做大做好羊肚菌種植文章,史口鎮還依托中國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提供技術支撐,科學規劃、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打好產業發展提質戰。通過政府搭臺、示范引領,擴大種植規模,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吸納更多閑置勞動力就業,同時把種植技術傳授給群眾,全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穩定增收。長勢喜人的羊肚菌,正以破土而出的昂揚姿態,撐起產業振興的“致富傘”。(見習記者 李彥涵 通訊員 任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