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蝶泛靈石之境——樊磊國畫解讀
山東畫壇是因依了齊魯文化的深厚底蘊及穿越地域、國界與民族的影響力,而廣受贊譽和關注的。當然,這不僅僅是因為“一山、一水、一圣人”式的文化自信,也不是因為立足于全國最活躍、最大的書畫市場的豪邁,更不是因為從業者或者是愛好者眾多的簇擁,而是不斷勃然生發的藝術新生力量,不斷成長的中青年藝術家的龐大陣容。從表面上看,這是山東畫壇的一幅盛景,實則反映出了齊魯文化根深葉茂的生發能力與創造力。
近日得讀樊磊新作,就能感悟到深植齊魯文化的一種生發的體驗,這不僅僅在繪畫技術、語言層面有自己獨特的追求,更為重要的是他有一種文化情懷,去追求筆墨的品格與文化的精神。
樊磊,是科班出身,沈光偉先生的藝術碩士,作品善于從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中,錘煉臻至精微,注重筆墨意蘊與造型韻律,以文人秀敏之心,表達著自我的藝術實踐和精神思考。樊磊善于探索,他在多年的藝術積累與打磨中找到了自我與物象對話的適度關系,并且從這種關系中延伸出獨具意味的語言系統和筆墨情緒,也正是借助了這種意味和情緒,使他找到了通達傳統與現代的路徑與對話方式。如他近來以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倡園林美學為載體的太湖石《是石真相》系列,以及《對話八大》等作品,他將時間與空間關系做到恰到好處的鋪墊,以當下思維轉換時空語境,在對應自然物象意蘊的創作中探索出生命之質,并且在此過程中入漸知微地形成了他獨有的藝術風格和人文品格。
湖石作品,又有一個蝶石系列,以蝴蝶的輕靈、優美、華麗和柔弱與石頭的永恒、堅實、樸素和穩固相對比,引人頗多思考,配以經文,相得益彰。有作品《石守千年蝶一秋》,偌大的空間中湖石很有構成意味的組合,形成一個悠遠的時空,一個蝴蝶孤零零的飛在畫面正中,個中淡然瀟散的清寂況味,耐人品思。作為青年藝術家,能夠沉淀塵世的喧囂和繁鬧,以其藝術創作的勤奮和堅韌,真誠、樸素地面對生活,實屬不易。創造藝術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文化擔當,相信樊磊獨具真慧的氣質會使他的藝術走向更為純凈、本然的藝術之境。
藝術關乎性情。透過這些作品,我看到了他的藝術趣向,看到了他的修為與陶養,看到了藝術之外的真性情。從作品中,我們不僅僅看到“盡精微,致廣大”的探索精神,更體悟到“功夫在詩外”超然的治學態度。我想,只要有了這個起點,過程本身就充滿了詩意。
(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主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樊磊,字弗言。1974年生,就讀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
現為山東畫院專職畫家、青年畫院秘書長、國家二級美術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花鳥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山東藝術家學術委員會花鳥創作院副院長;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學院派紫砂刻繪研究會會長團成員;中國人民藝術研究院特聘畫家。出版詩畫集《光蔭茶語》、作品集《滴水堂余墨》,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各類展覽并被山東省美術館、濟南美術館等收藏。
編輯:soul
責任編輯:崔翠 許小仙